【导读】所谓房屋产权,通常是指房产的所有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也就是房屋各项权益的总和;即房屋所有者对该房屋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房屋产权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部分组成,房屋所有权的期限为永久,而土地使用权根据有关法规为40、50年或70年不等。
房屋作为不动产与土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房屋在发生转让等产权变更时,一定要房地一体进行,不能将房屋与土地分割开来处分。那么下面就让质鼎小课堂来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住宅的70年产权?以及产权到期之后的归属问题。
什么是住宅70年产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在出让时根据开发类型分为不同的使用年限,包括:民用住宅建筑用地,商用建筑用地,工业用建筑用地。按建筑用类型有所不同,一般民用住宅建筑权属年限为70年,商用房屋建筑权属年限为40年。而房屋的使用寿命通常长于这个年限,70年土地使用期满后,土地收归国有,地上建筑物仍然属于业主,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重新获得土地的使用权。
产权到期之后归谁所有?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产权的法律法规日益明晰,房屋70年后的产权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破解。房屋70年产权到期后可以重签合同,续缴出让金。即在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国家如果需要收回土地,房屋的产权人可以重新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向国家缴纳土地出让金,重新获得房屋的产权。
2.房随地走,国家补偿。国家的土地权除了集体的以外,都是国家享有权,所谓7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也是国家以土地者的身份授予产权人的土地使用权为70年。70年期满以后,国家有权收回土地,而房屋产权是永久的,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收回,房随地走,个人的房屋也被收回,因此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偿。
3.政策持续调整,法规适时完善。多数人认为因为国家政策及土地管理条例实施不久,所以房屋土地使用年限问题给购房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和现实个案比较鲜见。对于产权到期的问题,在国家政策的持续调整和法规的适时完善下,将会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对房屋产权及其价值的理解,同时购房者也能更加理性。
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产权到期后缴费续期是不可避免的,土地到期后自动续期时要缴费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好了,以上便是本期质鼎小课堂为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房屋产权问题的相关知识点,不知道大家对于房屋产权是不是又多了一些了解了呢?咱们下期再见!